一年一度的樹林紅麴文化節,歷經十九年的更迭與遷徙,今年首度移師市中心的長壽公園舉辦。9月13日中午過後,豔陽高照,主舞台搭在大草坪上,園內一度人影稀疏,僅見工作人員加緊佈置、舞台上排練節目。四周走道多被活動攤位占據,僅剩少量空間留給民眾穿行。隨著午後人潮湧入,三點後公園熱鬧起來,四點已是人山人海,家長帶著小朋友在攤位前大排長龍,停車場入口出現長車隊,活動中心旁的平台也擠滿了人,連平日長者休憩的空間都被填滿,穿越其中須不斷閃避人群。
人潮聚集的地方,政治人物自然不會缺席。主辦的區長率先現身,確保活動現場井然有序,各里的里長也紛紛巡場。議員與立委更不缺席,雖然多以低調方式出現,但身旁助理背心仍顯眼地提醒著「我來了」,這種氛圍並非一般民眾所能體會。
一時興起的公園走讀,分享著公園的美麗與哀愁,帶領民眾觀賞長壽公園的樹木,特別是公園四個角落的大樹,像是西南角的大葉合歡,東南角的大苦楝樹,東北角則有大櫸木,而位於西北角的上空卻破了個大洞,這裡原本有一棵大樹,去年11月的颱風時被吹倒了,現在只留下樹頭在土台上,有民眾對這棵大樹有印象,知道它開著洋紅色的花,它就是艷紫荊,很可惜一棵能帶給公園艷麗色彩的樹木不見了,此時南邊一整排是有東亞名樹之稱的台灣欒樹正在開花。介紹完周邊的樹木,公園裡的樹就更特別了,在地下停車場興建前,位於現在停車場出入口的位置有一處大涼亭,亭旁有一棵大樹是第倫桃,現在被移到公園廁所前的草坪邊,可惜狀況很不好。接著我們去看了幾棵也是原本的老樹,有的有被移植過,有的一直在原處,但這些老樹現在都已成枯木,有苦楝、楓香、水柳都成為公園重要地標。最特別的一棵樹就是位於大草坪上,在活動舞台的正後方,這是地下停車場完成啟用時種下的新樹,此時樹上掛滿了金黃色葉片,因此實至名歸稱為「黃金樹」,其實它有一個假名叫土肉桂,它真正的名稱叫陰香。長壽公園再啟用已一年,這棵黃金樹已是第二代了,第一代在半年前S了,現在的黃金樹是後來補植的。
今年紅麴文化節在長壽公園締造了盛況,一百四十萬元經費換得空前人潮,從公部門的角度而言堪稱圓滿成功,也為往後持續在此舉辦奠下基礎。然而,熱鬧的一日終將散去,公園長年的沉痾依舊存在。廁所清潔、走道打掃、矮叢修剪、草坪維護、蔓藤清除…是經費不足或廠商辦事人力,有待公部門面對,遊具不夠、矮叢太多、植栽調整、民眾使用空間太少…等等則是長期有待解決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