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日 星期三

川閱樹林:遺落在邊陲上的水世界

樹林地區位於臺北盆地西南側,大嵙崁溪中游貫穿其中南部,除了西邊的龜崙山脈,北、東、南三面由塔寮坑溪、古塔寮坑溪、(註1)三峽河、隆恩河等河流環繞,在轄區內有三角埔溪、陂內坑溪、獇寮溪、橫坑溪、鹿角溪、石灰坑溪等源於龜崙山脈的溪流。由於大嵙崁溪與塔寮坑溪經常氾濫加上源於龜崙山脈的數條溪流沖刷、堆積,在眾多溪流交互作用下形成多元複雜的地形,北部是以潭底埤為代表的氾濫平原與草生地,中部是沖積平原與河階地形,南部是大嵙崁溪網狀支流與河埔地,這是一處受大小溪流所支配的水世界。平埔族龜崙社曾是這裡的主人,他們划著艋舺往來於潭底埤與大嵙崁溪之間,在草澤旁的大樹上狩獵獐,也在大嵙崁溪捕捉香魚。300多年前先民以無比的勇氣來到這裡拓墾,接受水世界一次又一次的試煉,到了1760年代形成三角埔、潭底、彭福、山仔腳及石頭溪等5大聚落,(註2)此時,灌溉樹林、柑園地區的福安圳、石頭溪圳已開鑿通水,灌溉淡水河西岸平原的萬安圳、永安陂圳相繼修築完成,促使新莊成為北臺灣政治經濟中心,在以河運為主運輸的年代,大嵙崁溪上游的大溪、三峽及下游的新莊、萬華、大稻埕因為熱絡的經濟活動而發展成為主要城鎮,而位於大嵙崁溪中游的樹林以農產品加工成為產業鏈的一環,在行政區域劃分上卻總是在最邊緣的地區,從淡水廳到南雅廳轄下的海山堡,樹林總是在最邊陲的位置。

到了1895年日本接收臺灣後,同樣地處邊緣地帶的樹林、石頭溪、鶯歌三個被山與水分割的地區被合併成為鶯歌庄,然而,樹林與鶯歌雖是緊鄰卻因龜崙山脈多處山谷阻隔,並無道路相通,直到1901年臺北到桃仔園間鐵路的改線,使得樹林、鶯歌成為縱貫鐵路的一站,樹林、鶯歌間才有鐵路交通,但公路則是1933年修築完成臺北州道,這兩地才真的有公路直通。(註3)樹林火車站前的前街與樹德宮水圳旁的後街之間形成綿密商圈;擁有優質又豐沛的地下水,使得樹林酒工場成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直屬酒工場,此後在農業及皇民化的表現使得樹林從邊陲地帶轉變為殖民政府政績宣傳的樣板街庄。因氣候變遷及桃園大圳通水的影響,大嵙崁溪中、下游的水量明顯減少,日本政府利用大嵙崁溪的卵石以竹蛇籠築起一道道集水堰,攔住日益不足的溪水,勉強供給大嵙崁溪兩岸平原灌溉,而在先民一代又一代辛勤墾荒並與水患共存的艱苦條件下,先民在潭底埤周邊廣植藺草,使潭底草蓆聞名北臺灣,(註4)同時這處天然埤塘的山光水色已成為臺北郊區著名的漁獵地,溪流、山溝、水圳等流淌水路如同大地的血脈般滋養土地及住民。為了有效解除潭底水患而修築完成潭底圳,使水患帶來災害大為減少,也因此建造治水亭來記載這項艱巨的排洪工程。(註5)

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太平洋戰爭終告戰敗,國民黨政府接收臺灣,樹林與鶯歌分治,樹林再次成為邊陲地帶,臺北市不能有的污染產業,全移到周邊衛星城市,樹林豐沛的水資源成為原罪,各種污染產業都依賴乾淨的水來淡化其毒素,因此匯集了各類高污染高耗水產業,造紙、紡織、染整及化工等工廠林立,使得美麗的親水環境變成人人嫌惡臭水溝,這世代的住民已無法理解先民如何將荒野開闢成為美麗的農村;大嵙崁溪的砂石在政府默許下被盜採,珍稀的集水堰因此消失,水源地成為垃圾掩埋場。如今在大嵙崁溪兩側的垃圾掩埋場化身為國家級人工溼地,愚弄百姓、不治標也不治本的的治水政策,縱然有湯婆婆的湯屋,也要有千尋的真心才能洗去河神滿身的污濁,還大嵙崁溪的原本樣貌。

然而邊陲宿命的樹林仍無力掙脫命運枷鎖,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的深遠影響,(註6)1994年全國各地如火如荼進行「人、文、地、景、產」社區營造,樹林則僅在學校進行討論(政令宣導),並未帶動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地方公共事務,如今已落後25年。時至今日,樹林各項民生基礎建設缺乏,最基本、民眾最需要的公有市場仍無規劃,交通建設更遠遠落後周邊城鎮15年,一再顯示樹林不僅在地理上屬邊緣地區,在政府施政上亦屬邊緣地帶。


註1:淡水河西岸平原「劉厝圳」樹林段的身世探討
https://shulin-publication.blogspot.com/2021/03/blog-post.html

註2:以地理變遷視角解讀歷史傳說: 以新北市樹林區清代五大聚落的形成為例
https://shulin-publication.blogspot.com/2021/03/blog-post_77.html

註3:從石川欽一郎的「山子腳の晚秋」 探討新北市山佳地區觀光產業的前景
https://shulin-publication.blogspot.com/2021/03/blog-post_7.html

註4:臺灣傳統手工草蓆傳承以新北市樹林區潭底蓆編織工藝為例
https://shulin-publication.blogspot.com/2021/06/blog-post.html

註5:日治時期新北市樹林區四大歷史陳蹟探查--治水亭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