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 星期三

樹林之廢──長壽公園

 


 長 壽公園,本應是「樹林之肺」,卻在一次次的工程與活動之後,逐漸成為一處尷尬的公共空間。
從雜亂的矮叢、失修的草坪,到被遺棄的活動裝置,這裡更像是荒廢的工地,而非市民的公園。
當公園淪為展示政績與丟棄廢物的場域,問題早已不只是綠覆蓋率,而是整體治理的失能。




去年夏天,長壽公園在地下停車場完工後,伴隨長官與地方民代的加持下重新開放,看似風光,實際卻像是一處未收拾完的工地。大型施工設備留置在土台上,部分區段路燈不亮,草皮澆灌後水源未關閉,新植樹木與原有大樹接連枯死。半年下來雖有部分改善,但公園整體管理始終停留在低標準。草坪常常長到膝蓋高,民眾無心再進入活動,只能勉強牽狗散步;園內大片矮叢更是雜草叢生,完全無法使用。

號稱「樹林之肺」的長壽公園,綠覆蓋率雖高,卻不是一座真正對市民友善的公園。這問題早在二十年前啟用之初就已定型,之後的改建反而使情況更糟;而地下停車場與活動中心的增建,更徹底壓縮了公共空間。長壽公園面積約一萬平方公尺,其中植栽佔 35.7%,步道 32.4%,建物 7.9%,真正能提供休憩的草坪、平台與兒童遊戲區僅剩 24%。不到四分之一的空間能被民眾使用,許多人乾脆選擇繞著公園外圍散步。

與民生、溪洲、溪北等鄰近公園相比,長壽公園最大差異在於大量矮叢。雖然公園裡仍有數株樹冠茂盛的喬木能提供陰涼,但多數樹蔭下被過度的矮叢佔據,不僅浪費了寶貴空間,更淪為官署炒作「綠覆蓋率」的工具。這些矮叢對公園本身毫無加分效果。

在管理面上,市府對公園清潔維護採公開招標,每年一次;然而從近年的情況來看,對得標廠商幾乎毫無監督。地下停車場與活動中心啟用後,權責單位更加複雜:交通局、民政局、農業局名義上都有關係,真正的執行卻落在樹林區公所。問題是,區公所顯然缺乏管理能力,既然已經花了納稅人的錢委託廠商,卻無法確保品質,讓人不禁搖頭,公所是在維護市民的權益,還是在維護廠商的利益。

更荒謬的是,在管理失能之下,長壽公園甚至被當成「垃圾場」。去年中已有泰迪熊被棄置在入口;今年元宵節過後,燈節展覽的巨蛇廢棄物又被直接「送」進草坪。半年過去,巨蛇仍盤踞在草地上,四周還架設了鐵絲固定,使草坪成為危險地帶。

長壽公園需要的,不只是承包廠商的例行維護,更需要真正懂得照顧公園、把它當作市民生活空間的「園丁」。沒有用心的管理,再漂亮的啟用典禮也只是場作秀演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